信心的架構
信心是由甚麼組成的?
由內心對自己的能力認同;別人對自己的認同;現實帶來的成就感,還是擁有不屈不嬈的紉力?
自信暴膨的人,源自內心一份對自我的認同,一個大無畏的精神。
這類人往往不會因為短暫的挫折而受到信心打擊。擁有蟑螂般的紉力,讓他們對於一些事物處於樂觀積極狀態~面臨挑戰時毫不畏懼;反之,樂於面對新的挑戰。
少數者更是越挫越勇,積極尋求突破,往內心更高層次不斷超越和提昇。嬴的、追尋的不是成果,而是超越了自己的那份成就感;輸了,亦不氣餒,視之泰然。
沒有自信的人,多數源自一份自悲心理,或是現實帶來的打擊內心承受不來,缺乏再站起來的勇氣致此。
又或心理的那巴尺放得太高,好高騖遠的達不到目標時,便將自信不斷的輸掉,使自己越陷越深。
不將自己放在“眾生平等”的格位上,反之謙恭自抑(也可說是自哀自怨)的一再將自己的位置和能力貶值。
這類人一些乃抱著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的心態,採取“消極中看待樂觀”的心態,低調的面對挑戰。另一些,則消極至已預想著自己已經盡展所能,且遍體鱗傷的思維,戰戰兢兢悲觀的趨步向前,成功時亦不驕傲。
那究竟,人們的信心是由什麼元素組成?是天生、環境、背景、人的因素還是其他?
這個問題我疑惑了很久,為何一些人什麼本錢也沒有,卻是那麼的流露智珠在握的自信神態;反觀一些萬事俱備的人,對於看似遊刃有餘的事情卻是那麼害怕失敗?
為何一些人在屢戰慮敗的情況下還能展露跌倒還能站起的自信笑容;一些人卻猶如驚弓之鳥,一點兒風吹草動便抱著似乎已戰敗、一切即將毀於一旦的悲觀心理。
信心是先天隨著性格而生的嗎?還是經由旁人灌輸的潛意識或鼓勵?
充滿自信、樂觀的人在社會上,是不是真的比自信缺乏、悲觀的人還要成功呢?
樂觀的人對悲觀的人說:凡事要擁有信心,沒有信心的話什麼也做不好;
悲觀的人對樂觀的人說:對事情不要抱太大的希望,免得失敗時跌得更深,承受不了打擊。
有些自信暴膨的人,可能在一次的重大打擊而遺逝所有的自信,委靡不振。
然而缺乏自信的人,卻可能在默默耕耘,萬事小心的情況下取得突破。
臥薪嚐膽的故事主角,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呢?
對於我來說,人要活得有自信,但這份自信是建立在自己所能承受的失敗打擊前提下,以及在自己所及的能力範圍多一點點。為何多一點點?那是因為給予自己一個成長提昇的空間。
樂觀與悲觀的指數必須跟信心成正比,才能在兩者之中尋找平衡點…
避免過於樂觀而毀了自信;過度悲觀而讓自信無法建立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